民俗趣味测试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黄历 > 历法知识

他 - 让中国的历法至少领先了一千年

日期: 2020-05-29 16:59:26 来源:

祖冲之,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天文学家。他一生钻研自然科学,其主要贡献在数学 天文历法和机械生产三方面。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,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。今天,小编主要介绍他在历法方面的成就。

改革闰法。古时,中国历法学界有“十九年七闰”的说法。也就是说,在十九个年头中,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,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。412年,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,打破了岁章的限制,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。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理论,加上他自身的观察,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,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,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也不十分准确。 祖冲之提出了391年144闰月的新闰法。

应用“岁差”。每年太阳运行一周,不尽然回到上一年的冬至点上,总要相差一个微小距离,这种现象叫作岁差。西汉的邓平 东汉的刘歆 贾逵等人都曾观测出冬至点后移的现象,不过他们都还没有明確地指出岁差的存在;东晋初年,天文学家余喜开始肯定岁差现象的存在,并且先要主张在历法中引入岁差。他给岁差提出了第一个数据,算出冬至日每五十年退后一度;南北朝宋初年,何承天认为岁差每一百年差一度,不过他在他所制定的元嘉历中并没有应用岁差。祖冲之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,不但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,算出岁差是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,并且在他制作的大明历中应用了岁差。

首次提出“交点月”的计算。祖冲之在我国天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,月亮相继两次经过黄道 白道的同一交点的时间(即“交点月”)长度为27.2123日,与现今推算值仅相差十万分之一日,即不到1秒。祖冲之在他制订的大明历中,应用交点月推算出来的日 月蚀时间比过去准确,和实际出现日 月蚀的时间都很邻近。

编撰大明历。经过实际观测,祖冲之发现何承天所编的当时正在执行的元嘉历有许多错误,如日月方位距实测值已相差3度,冬至 夏至已差了1天,五星的出没已差40余天,于是他着手编撰大明历。在大明历的编纂中,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,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,提出了用圭表测量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,并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,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.24281481日。
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来源用户投稿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热读文章

黄历中五虚可伐木吗

翻开老黄历,五虚这日子总被圈上红叉。伐木?砍竹子?村里老人眯着眼直摆手:“动不得,动了要惹灾。”可这说法到底哪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的“宜忌”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

翻开传统历书,“宜嫁娶”“忌动土”几个字总让人犯嘀咕。这些标注真能指导生活?说白了就是古人把时间切成小块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中的进水是什么意思

翻开老黄历,某个角落里可能写着“忌进水”三个字。有人直接理解为“别碰水”,甚至以为这天连喝水都要小心——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的沐浴到底藏着什么门道

翻开泛黄的老黄历,“沐浴”俩字总卡在宜忌栏里晃悠。别急着把这当古人洗澡指南——汉代《白虎通》写得明白:“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中的巳申到底指什么?

翻开老黄历,那些密密麻麻的“甲子”“丙午”“巳时”“申日”总让人犯迷糊。今儿单说巳申二字——这俩字既代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的忌讳时辰到底在避什么?

翻开黄历——尤其是老版本——总能在角落里找到密密麻麻的小字标注。寅时忌动土,申日莫嫁娶,这些被红笔圈起来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上的打扫是啥意思

翻开老黄历,“宜打扫”三个字明晃晃戳在那儿。这可不是叫你随便拿块抹布擦桌子。传统历法里标注的“扫舍”“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里“开渠取鱼”到底啥门道?

翻开传统历书,“开渠取鱼”四个字常夹在宜忌事项里。乍一看像两种农活拼凑的术语——挖水沟和捕鱼有啥关联?其...

历法知识

老黄历中的墓是什么意思

翻开老黄历,密密麻麻的吉凶标注里,“墓”字总让人心头一紧。这可不是指现实中的坟茔,而是古人用天干地支推演出...

历法知识

黄历说破屋能拆房?这事儿得掰开揉碎看

老黄历上印着“破屋”俩字的时候,总有人犯嘀咕——这日子真要拆房子会不会触霉头?翻遍古籍会发现,《协纪辨方书...

历法知识